地域可以说是区分的一个称呼,一个代号,也可以是一种象征,一类特点,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个整体的环境最终会导致一个群体形成一些类似的特点,毕竟人类作为适应性极强的物种...
地域可以说是区分的一个称呼,一个代号,也可以是一种象征,一类特点,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个整体的环境最终会导致一个群体形成一些类似的特点,毕竟人类作为适应性极强的物种,“适者生存”的法则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有了区分,有了特性,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这个群体,产生一个刻板印象,往不好的说即为地域歧视。而在这场战争里,有两个对手从来不会缺席,那就是苏南和苏北。
然而在不知所以然的疑惑总会出现:难度不都是苏州吗?为什么一定要把苏南、苏北区分出来呢?
有趣的是,他们各自为营牟着一股劲,隔着长江不屑的瞥过对面,也不知何来的一股优越感,愣是谁也瞧不上谁。
我们在日常的交际中,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如今无比畅快的数据时代,会常常听到一些苏北人比如泰州、盐城等地方说他们的祖籍是苏州。在兴化一带,有这样一类说法,睡觉说为“上虎丘”,而做梦即为“上苏州”。
这样的说法一看呢还觉得很奇怪,却不是空穴来风。
既然如此,“苏南、苏北”必然有着一些渊源,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渊源呢?
苏北人其实都是从苏南迁徙过来的?揭秘不为人知的洪武赶散
一、张士诚
元末天下四散各方动荡,各路枭雄群起而争夺天下。朱元璋正是其中一方英雄,他当时创业还未过半,为加强自己的势力而开拓领域。
当时陈友谅和张士诚是他的两大竞争对手,一个占据在江西;一个又掌控苏州。当时实力最雄厚的要数张士诚,他手下不仅精兵能将无数,而且还将经济脉络握在手中。
张士诚所占领的地域,往南可达绍兴,以北要超徐州,直到济宁金沟,而西边要达现今的河南汝南县、安徽阜阳、东北、江苏盱眙,东边直达大海,含括两千余里。
他麾下的起义军纵横在江浙一带,成立了革命政权,将中国东南区最富裕的地区掌控在手中,把原本元朝的漕粮成功切断,从而成功垄断了财政收入,使得元朝统治者的经济根本受到了打击。
张士诚作为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,他是推动元朝灭亡的大“功臣”。作为最富有的江南地区,在他的用心管辖之下,他逐步恢复了经济,并通过政策减少农田赋税,加大奖励蚕桑养殖,积极兴修水利等,将苏州的经济又往上拉了一个台阶。
在统治苏州的12年间,使苏州的发展更加让朱元璋视为强大威胁。
二、洪武赶散